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资产中,属于不可确指的资产是 A.房屋 B.非专利技术 C.商誉 D.商标 2. 下列关于公开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开市场上资产交易双方地位平等 B.公开市场上资产交易双方都有获得足够市场信息的机会和时间 C.公开市场上资产价格一般是资产得到最佳使用时的价格 D.资产交易双方对资产价格能做出有限理性的判断 3.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中可以不包含 A.资产评估方法 B.资产评估目的 C.资产评估基准日 D.资产评估收费 4.在成本法中,被评估资产的价值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 A.资产的重置成本 B.资产的历史成本 C.资产的有形磨损 D.资产的无形磨损 5.关于物价指数法和重置核算法估算重置成本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价指数法估算的是复原重置成本 B.重置核算法估算的是更新重置成本 C.采用物价指数法估算重置成本往往导致结果偏低 D.两种方法都需要运用历史数据 6.某被评估资产1980年购建,帐面原值10万元,帐面净值2万元,1990年进行评估, 已知1980年和1990年该类资产定基物价指数分别为140%和190%,由此确定该资 产的重置成本为 A.20000元 B.27143元 C.100000元 D.135714元 7.下列关于机器设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机器设备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B.机器设备按照组合程度分类可以分为单台设备、机组和成套设备 C.按照机器设备的来源可以分为自制设备和外购设备两种 D.在企业改制评估中,可以将设备类资产分为设备、运输车辆和电子设备三类 8.下列关于进口设备从属费中消费税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A. (货价+海运费)×消费税率 B.到岸价x消费税率 C.(到岸价+关税)×消费税率÷(1一消费税率) D.(到岸价+关税) ×消费税率 9.一合数控机床,重置成本为550万元,已经使用8年,经济寿命为20年,评估基 准日该机床的数字控制系统已经损坏,修复费用为50万元,其他部分工作正常。 该数控机床的成新率为 A.40% B.55% C.64% D. 91% 10.用年限法计算机器设备成新率时,不涉及的参数是 A.尚可使用年限 B.折旧年限 C.已经使用年限 D.总使用年限 11.土地可分为已开发的土地、未开发的土地和列入市镇开发规划的土地,其划分的依 据是 A.所有权归属 B.社会经济用途 C.开发程度与开发趋势 D.利用程度 12.基准地价是 A.士地使用权出让底价 B.正常交易的价格 C.分用途分级别的区域平均价格 D.具体宗地在一定使用年限内的价格 13.公用设施完备度作为一项影响土地价格的区域因素,其主要影响的是 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公用事业用地 14.下列土地价格中,属于一级市场价格范畴的是 A.转让价格 B.出租价格 C.出让底价 D.抵押价格 15.某研究机构以新型半导体生产技术向甲企业投资,该技术的重置成本为500万元, 成本利润率为400%甲企业合营投资资产的重置成本为1000元,投资利润率 为10%。以该无形资产进行投资的利润分成率为 A.18.5% B.20% C.25% D.66.7% 16.下列情况中,对无形资产收益期限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是 A.无形资产的传播面 B.无形资产的有形损耗 C.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 D.无形资产的法定保护期限 17.甲企业拟许可乙企业使用其商标,评估人员运用收益法对该商标使用权的价值进行 评估时,预测其未来收益的范围应为 A.甲企业与乙企业使用该商标的全部产品带来的收益 B.乙企业的产品、服务及投资收益 C.甲企业使用被评估商标的产品带来的收益 D.乙企业使用被许可商标的产品带来的收益 18.采用成本法对在用低值易耗品评估时,成新率的确定应根据 A.已使用月数 B.已摊销数额 C.尚未摊销数额 D.实际损耗程 19.在对某企业评估时,经核查,该企业产成品实有数量为3万件,根据该企业的成本 资料,结合同行成本耗用资料分析,合理材料工艺定额为40公斤件,合理工时定 额为15小时件。评估时,生产该产成品的材料价格为50元/公斤,单位小时合理 工时工资为30元/小时。该企业产成品评估值为 A.60000万元 B.60900万元 C.61350万元 |
小编提示:关注【河南自考之家】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取2021年河南自考报名报考入口、准考证&通知单打印流程、成绩查询时间等相关信息!(视频课程&历年真题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哦~)
(关注“河南自考之家”公众号)
河南自考网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2293429207@qq.com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2293429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