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自考汉语言语言学概论模拟题有哪些呢,为了让考生们更好的复习本科目,接下来统一给大家分享下,具体如下: 2. 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 3. 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类。 4. 历时语法: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5. 共时语法: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6. 个别看法:指对个别看言,语法的研究,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7.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8. 普遍语法:指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9. 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 10. 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它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11. 语法形式:能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性作用的形式都是语法形式,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12. 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13. 递归: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14. 语境: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 15. 句子: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16. 句法范畴:由结构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司法范畴。 17. 句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叫做句法手段。 18. 句法:语法中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的部分称为句法,也称造句法。 19. 词法:语法中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的部分称为词法,也称形态学。 20. 词法范畴:由词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范畴。 21. 词法手段:通过词的变化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叫做词法手段。 22. 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音重、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3. 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4. 体词性范畴:指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25. 谓词性范畴:指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26. 词类;可以替换出现在词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 词组: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28. 向心词组:整个词组功能相当于词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例: 29. 十分愉快:愉快,就是向心词组。 30. 离心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 31. 谓词性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词组。 32. 体词性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词组。 33. 完全主谓句;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叫完全主谓句。 34. 不完全主谓句;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 35. 非主谓句;不具有主谓的结构形式但一般不需要或不能补出成分的句子就是非主谓句。 36. 句组:由几个相对独立意义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构成,句中没有特定的连接词,而且中间还有多个较大停顿(书面上分别用几个句末标点符号)的语言片断叫做句组。 37. 复句:由两个成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38. 多重复句,由几个句子构成,说的是关系密切的一件事,句子之间有相互关联的连接词,末尾只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一个句末标点符号)的语言片断。 39. 复杂结构单句:包含着从属或降级主谓结构的内部结构复杂的单句叫做复杂结构单句。 40. 直接成分分析法: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者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叫做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 41. 语义: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语言的意义。 42. 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观世界的认识。 43. 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44. 4、词汇意义:由语汇形式表达的意义。 45. 语法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 46. 语境意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47. 词义;指同红血丝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以及其他附加色彩。 48. 词的理性意义: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49. 词的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反映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方面的意义,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50. 词的通俗意义: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助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性特征的反映。 |
小编提示:关注【河南自考之家】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取2021年河南自考报名报考入口、准考证&通知单打印流程、成绩查询时间等相关信息!(视频课程&历年真题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哦~)
(关注“河南自考之家”公众号)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2293429207@qq.com